农道行动

澳优颜卫彬:因地制宜做好乡村创业人才培养

2022-08-10   颜卫彬

背景板2.jpg


编者按本文源自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湖南省工商联副主席颜卫彬先生在首届乡村相见公益论坛上的主题分享。颜卫彬先生认为,在中国乡村开展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业可能产生对农民主体地位和利益的剥夺,结合国外的相关情况,采用合作社模式将会更加稳定和可持续。此外,他认为,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在人才画像、标准、能力和培养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参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首届乡村相见公益论坛


微信截图_20220919163349.png


很荣幸受到农道基金会、受到孙麟先生的邀请,参加本次乡村相见公益论坛活动。农道基金会坚持以乡村和村民为本,致力搭建美丽乡村建设的公益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孙麟先生在乡村振兴上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我一直非常关注且充满敬意。


昨天公司开战略会,我们讨论在当今世界的动态变化下,作为国际型现代营养企业,澳优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如何做好科研创新、企业数字化建设和敏捷组织打造。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在中南大学课堂里讨论乡村振兴,有点时光穿越的感觉,但本质上都是如何肩负着我们的使命前行,如何让社会变得越来越好。


1、农村应是农家的乐土,农业首先是农家之产业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乡村振兴上,中国的农村对所有人都有着特别的意义。中国人有一个观念是落叶归根,根是在哪里?在田间地头。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靠什么来稳定大部分人的居住和就业呢?就是农村。中华民族是农耕的民族,农村是可以一辈子留住人的地方,是每个人灵魂安放的地方;同时,也是繁衍生息,保证文化、生命、宗族流传的地方。


我是在农村长大,所以对农业有特别的情感。2000年,我回到湖南创业,那些年在探讨农业发展时,思考的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抓什么?很多人讲要抓规模化,农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但规模化的发展会出现一个问题,要从农民的手上剥夺土地。所以,我对规模化农业一直不是特别的热衷和赞成。我认为,土地只有在农民手上,才能够让大部分的人在那里繁衍生息,才能够让灵魂有安放之处,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稳定。所以,农村首先应是农家的乐土,农业首先应是农家之产业。这也是中国乡土文化、稳定和谐美丽中国的基本盘。


2、合作社模式能汇聚千家万户,帮助农民应对市场竞争


美国只有200来万的农业人口,我和定江(袁定江先生,隆平高科副董事长)一起到美国的农场考察,发现1,000公顷以上的农场里只需要两到三个人进行机械化作业,在工业化极度发展和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资本高度集中,农业生产率高速提升。但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在经济发展失速的时候,社会就容易出现没有工作和收入来源甚至流离失所的人,城市产生新的贫民窟,会加剧社会动荡。


反过头来看,世界上农业发展比较均衡的合作社模式,土地仍掌握在农民的手上。比如,日本是精细农业的样本,农民在农村规划中保持主体地位和获得相对应的经济利益。澳优所在的乳制品行业,世界上大部分规模极大的乳业公司,它的奶源都控制在奶业合作社手上。面对市场竞争,单一奶农无法承担现代化加工的设备、科研、质量控制所需要的投入,所以采用合作社的模式一起应对。比如新西兰的恒天然是由10,500位奶农共同组成的奶农合作社组织,出口约85%的新西兰牛奶。荷兰的菲仕兰是世界上最大的乳业合作社之一,由约17000名奶农组成。大家有共同的质量标准,相互监督质量,共同成立理事会,让合作社模式变得更加稳定。事实证明,规模化才会有更强的投入能力、组织能力,并能更好地投资创新、投资数字化,投资品牌建设。


这些年我一直不是特别赞成中国农业要极度规模化,因为它会从根本上抢占农民的利益。而合作社模式能更好地来汇聚千家万户,来帮助改观农民单体不能应对市场竞争的资源劣势。非常幸运的是,目前国家加大了这方面的支持力度。我挺自豪,在隆平高科工作的时候,在袁隆平先生和第一任董事长左连生先生的支持下,在湖南省成立了第一个种粮合作社,由合作社来购买干燥设备给到合作社的农户们使用。


3、农村产业发达,首先要看地点、优点和时点


再谈到乡村的发展,从过往的经验来,乡村的发展基本上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看地点。比如在长沙近郊可以做蔬菜产业,供给城市消费,形成一条产业链,合理利用地理优势,促进近郊农业的发展。

第二、看优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每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一样,可以形成特色产业发展。

第三、看时点。在社群经济、电商经济高度发展的时候,挖掘一些新模式适应时代和市场的竞争,脱颖而出。


所以,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产业发展快不快需要靠龙头带,靠农村致富带头人、产业带头人,才能把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


4、赋能农业产业领头人,需深度结合其特点、痛点和缺点


去年省委省政府下达一个任务,要求省工商联对口帮扶新化县。作为省工商联的副主席单位,我们不能热热闹闹地去了,最后什么事情也没做。那我们能做什么呢?我认为乡村的产业发展关键在于赋能乡村产业领头人,所以我们在新化县,跟县统战部、工商联提出:在新化县分三年按照EMBA的模式培养60位本地企业家。在项目启动前我们做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做产业人才盘点。分析哪些产业是本地已经形成的,哪些产业是有优势的,通过这些分析来聚焦培养人群。

第二件事,做行业人员现状分析。比如家居行业,比如农产品加工业,在新化是什么现状,和全国水平比有哪些不足?通过有针对性的产业调研,了解从业者和他们公司的现状。

第三件事,针对目标人员进行调研。到新化县与当地的企业家面对面沟通,去深入挖掘他们特点,痛点和背后的发展需求。


确定培养人群之后,具体如何来实施?我们企业在培养人才时会分析企业现状和发展阶段,做人才画像、提出人才标准、并针对性设计培养方案,帮助大家与企业共振,带领企业发展。同理,针对新化县的企业家,只有根据他们的产业发展阶段,深度结合其特点、痛点和缺点,才能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真正帮他们提升。


我们综合前期调研结果和与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商讨,确定培养七个方面的核心人才。分成三期,每期20个人。第一期选了24个人,人才标准是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年龄在40岁以下的企业人才。从商业模式、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等内容出发,通过集中培训、游学、内部交流等方式,以及邀约湖南省标杆企业家来做导师等一套量身打造的组合拳,帮助大家快速成长。


分享新化县企业家培养的案例,我想表达的是乡村人才的打造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找准他们的发展需求才能因地制宜地实施培养。也希望通过这个场合,邀约基金会、大学和各界同仁,一起深度理解乡村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迫切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真正帮助乡村产业人才适应现代商业的发展。


现在农业的发展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商业模式、科技不断变化,农业也从传统模式进化到高科技阶段。只有从传统的买卖人进化到现代的商业人,才能适应现代商业的发展。但也要提醒大家,不能把所有的事看得太高大上,一下子试图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本地的产业人才发展的现状以及本身所具备的条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每个人出一点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地培养好本地人才,带动本地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进而带动本地整体的富裕。


我相信,大家一起努力,乡村可以变得更加的美好,也能够让这种繁衍生息之地永远成为我们安居乐业之所,社会也一定会更加和谐,并成为所有人的乐土。



*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首届乡村相见公益论坛,经嘉宾确认发布,仅代表嘉宾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



推荐内容